2013年8月6日星期二

林鳴:亂命名為哪般


  愛吃點心的呂小姐最近被一盒點心鬧糊命名塗了:盒子裡面裝著的點心有“露絲卡多”、“歐蓮橘”、“卡雷多”和“芙坦”,還有塊小蛋糕叫“瑞士”——這種點心您敢吃嗎?一口下去,一個國家沒了。如今在制造商當中,亂命名正在形成新的“時尚”——房地產、家電、保健品、食品、藥品、服裝等等無不改名熱衷此道。照這種風氣發展下去,估計連百姓常用的肥皂也該更名了,似乎叫“香榭麗舍”更妥帖?也是,放著這麼豐富的“資源”不去享受,簡直是頭號傻瓜。終於,有識之士和無識之士都擔憂地說:這事兒該管管了。

  亂命名風起何處?背後倚靠何方神聖?有人洋洋自得地說,新名、怪名、洋名的大量湧現,乃是一種大膽“創新”。實事求是地說,它與創新無關。我們知道,創新概念是“創新理論之父”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提出的,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創新引入了經濟領域。他從企業的角度提公司命名出了創新要素。產品創新要采取新的生產方法,不僅要工藝創新,開辟市場,還要采用新的生產要素,制度、管理體制等等。總之,創新是相當嚴肅的事嬰兒命名情。絕不是湊幾個腦袋,喝點新生兒命名兒小酒,靠一本辭典,弄出一堆不中不西、不倫不類的名字。這種做法不僅與創新無關,簡直有辱斯文,玷污創新。

  其次,亂命名與學問也無關。可以說,每種過硬產品的背後,都積澱著濃厚的文化底蘊。譬如,廣為流傳的中國名吃小故事,聽來個個余味無窮。四川風味小吃“擔擔面”的得名,與叫賣方式有關。當時,自貢有一小販,每天挑著一副擔子,一頭是鍋灶,一頭是面、碗及各種調料,沿街叫賣,現吃現做,人稱“擔擔面”。關於“燒賣”的最早記載,見於14世紀高麗出版的漢語教科書《樸通事》。書中說北京午門外店鋪出售“素酸餡稍麥”,並加注說:“以麥面做成薄片,包肉,蒸熟或湯食之,方言為之稍麥。”瞧瞧,就這幾樣小吃,蘊涵著多少餐飲學問!再看看當今之商界,即便造出好產品,也常被一些不知所雲的名字弄成了沒文化的德性。話說一幫好友相聚,說起各自新買的居所。有說住在雪梨澳鄉的,有說住在萊茵河畔的,有說在陽光威尼斯的,還有說住在北美之林的。更有那巴黎風情、柏林春天、維也納坡景森墅、路易凱旋宮、東方曼哈頓、當代萬國城……更是讓人墜入雲中。大伙兒不免自嘲:世界上的好地方全被我們占領了。

  還有,亂命名與產品質量無關。讀者經常看到,自詡“王宮”的豪宅逢雨便漏,號稱“皇家御膳”的食品時時惹上官司。要知道,現代消費者可不好惹,一旦發現質量問題,他們決不會顧忌你出身“豪門”還是身為“貴胄”,一律推出市場的“午門”問斬。於是,被告席上經常坐著些“王子”或“皇上”之類的產品。那份狼狽模樣,真真給金玉良名丟盡臉面。
  “千秋老字號,萬古好名聲。”說了這麼多,咱們轉入正題吧,社會上亂命名現像既然與產品質量、企業文化和創新統統不沾邊,那究竟與什麼有關呢?事實上,它與底氣不足、身子骨單薄、腿肚子發抖有關。這些企業對自己缺乏起碼自信,偏又心比天高,惦記著剎那間飛黃騰達,只好顫巍巍摟定別家院裡的大樹,背靠洋字碼為自己壯膽。只是消費者的心中有個疑問:面對這麼多“卡來羅納”,“伊麗莎白”、“華爾道芙”之類,我們的“市場戶籍警”為何遲遲不現身?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