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27日星期三

立式鋼琴拾調的調整



 I 、拾調的作用

  拾調的作用是 參與形成鋼琴買賣斷聯和觸後

  參與形成斷聯:

  斷聯是現代鋼琴區分於古鋼琴的重要標志之一。斷聯由“斷”和“聯”組成。“斷”是指脫進——即轉擊器脫離頂杆並依靠慣性使弦槌擊弦;“聯”是指頂杆具有的周而復始的運動功能。斷聯的出現使鋼琴實現了強弱表現和連奏,從而能夠完成復雜的作品要求。

  機械的具體工作是這樣進行的:下鍵後聯動器(舟底)上行,頂杆(切克腳)將轉擊器(中轂)頂起,受到調節鈕的阻擋後頂杆外揚,轉擊器靠慣性旋轉、前擊形成脫進。隨著手指離鍵,聯動器復位中古鋼琴,托木(切克白鍵子)接住制動木(鋤頭),頂杆復位准備連奏。至此,斷聯完成。

  其間,由拾調導致的脫進直接促成了斷聯完成。

  參二手鋼琴與形成觸後:

  觸後是斷聯發生後的可下鍵量,反映觸鍵彈性,是觸感調整水平的綜合反映。觸後過小(無)的琴會使演奏者在演奏時感到手指像敲到木頭般的不舒適;觸後過大的琴會使演奏者在演奏時感到演奏無力、無法良好控制演奏表情。

  拾調通過斷聯影響到觸後。

  II 、拾調調整的依據

  由於調整中斷聯的必然發生,觸後的效果成為衡量拾調調整水平的重要依據。

  觸後效果體現在觸後量上,由鍵深、斷聯、擊弦距離之間的合理關系保證。

  觸後的狀況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判斷:慢慢按下琴鍵,在斷聯發生且榔頭回返後繼續下按琴鍵,如果榔頭有前行動作則存在觸後,反之則不存在觸後。觸後的量可通過斷聯後的榔頭前行量進行判斷。

  調整時要考慮的是:由於琴鍵的下鍵深度是演奏者首先接觸到的一個觸感整調參量,所以它成為其它參量整調的基礎。此外,相對較小的斷聯會使演奏者感到演奏有力、較易操控琴鍵使用各種演奏手法。

  具體的操作相對簡單:左 / 右旋轉調節螺絲使調節鈕上升 / 下降,以此決定頂杆與調節鈕的碰觸時間,並控制脫進、斷聯發生的相對時間位置。

  III 、拾調調整的注意事項

  進行拾調調整的先決條件是拾調和頂杆的相對位置正確。這就如同醫生給病人接骨,首先要將骨對正,否則即便接上也落殘疾,而影響到肌體的正常工作。

  調整之前我們先要將調節鈕的中心部位對正切克腳(頂杆)的腳尖。由於調節鈕固定於調節檔之上,我們可以通過對調節檔的調節起到對該檔上全部調節鈕調節的作用。

  操作時,先將調節檔兩端的蟹鉗螺絲上的固定螺絲松開,鋼琴維修將調節檔兩端調節鈕的中心部位對正對應切克腳(頂杆)的腳尖並上緊固定螺絲。然後松開調節檔中部蟹鉗螺絲上的固定螺絲,整條調節檔會自動取直,只要依次將固定螺絲緊固即可。如果蟹鉗螺絲過於靠外,可以將其旋入總檔。反之亦然。

  當然,如果整條調節檔上的調節鈕過高或過低,可以通過上、下調整蟹鉗螺絲來調整拾調檔,從而起到整體調節的作用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